close
你知道每年近兩廳院看表演的有70萬人次嗎?
我測試的結果是INTJ→內向型,直覺型,理智型,判斷型,我測出的結果對應到的是科學家型。但就惠美總監的說法是,這測驗準不準,其實就是參考用,因為有些人對於"問卷",在回答時,下意識的會去設想甚麼樣的答案會是得到怎麼樣的結果,如此一來,這樣所得到的測驗結果,可能就不是那麼客觀。我在答題時有些是憑直覺,有些就真的會有些遲疑,然後去設想結果,所以就參考參考囉

比較有趣的一點是,這個量表在總監請兩廳院的員工做了之後發現,很多人都是"陸軍元帥型"這個陸軍元帥雖然並不完全說是統籌、獨行的象徵,而是類似習慣什麼事都自己來的,比方說有些人會覺得某件事交代給別人好像很麻煩,自己來做比較快,這種也可以說是有陸軍元帥型的特質。但是在職場或是在講求團隊效率的工作上,這種獨行的”陸軍元帥”對於領導者、主管來說可能就會是比較費心的。這不僅考驗主管、上位者的帶兵能力,也考驗"陸軍元帥"們的適應力。我想,每種特質都沒有所謂的好或不好,而是適合或不適合。而這樣的測驗,也是幫助我們去檢視自己的內在,是否與工作的特性、內容相符。
課程的第二部分是透過一本"決定未來的10種人"一書裡面列出的10種人格特質以及角色,探究一個組織裏需要怎樣的腳色的員工來推進業務。
此書的作者湯姆.凱利 Tom Kelley,是全球頂尖的設計諮詢公司IDEO總經理。湯姆和IDEO創辦人(他的哥哥大衛.凱利)聯手經營,從只有二十名設計師的小公司做起,一路成長到擁有三百名員工的超人氣企業。從他經營的角度觀察,公司需要這樣的10種人。你 是哪類人呢?從這10種人中再回到表演藝術這個產業,總監提到其實目前台灣表演藝術界比較欠缺具研究分析能力的學習類人才。就目前兩廳院內部而言,欠缺節目規劃(要分析目前表演藝術市場的近況、了解各國表演藝術概況、能夠與他國表演藝術場館或團隊做洽談合作等,想當然,這個角色一定要外語不錯的,可惜我資格不符阿~~~)以及行銷的人才。對於表演藝術的團體而言,主要的行政人員都在處理執行製作層面的業務,但對於國家級的場館營運,如何從各國的產業現況來汲取經驗爭取合作和借鏡,則是需要學習類的人才來盡一份心力了。你是學習類的人才嗎?或是你有很棒的行銷想法?兩廳院正在找你喔!有興趣的人可以到兩廳院的網站上查詢。
整理自總監上課講義及網路資料
你知道這70萬人當中有30萬人次是第一次進兩廳院看演出嗎?
你知道一年多次進出兩廳院看表演的卻只2萬多人次嗎?
(以上只是題外話)
今天的課程邀請到兩廳院的藝術總監李惠美來幫我們分析劇場經理人的人格特質
我測試的結果是INTJ→內向型,直覺型,理智型,判斷型,我測出的結果對應到的是科學家型。但就惠美總監的說法是,這測驗準不準,其實就是參考用,因為有些人對於"問卷",在回答時,下意識的會去設想甚麼樣的答案會是得到怎麼樣的結果,如此一來,這樣所得到的測驗結果,可能就不是那麼客觀。我在答題時有些是憑直覺,有些就真的會有些遲疑,然後去設想結果,所以就參考參考囉

比較有趣的一點是,這個量表在總監請兩廳院的員工做了之後發現,很多人都是"陸軍元帥型"這個陸軍元帥雖然並不完全說是統籌、獨行的象徵,而是類似習慣什麼事都自己來的,比方說有些人會覺得某件事交代給別人好像很麻煩,自己來做比較快,這種也可以說是有陸軍元帥型的特質。但是在職場或是在講求團隊效率的工作上,這種獨行的”陸軍元帥”對於領導者、主管來說可能就會是比較費心的。這不僅考驗主管、上位者的帶兵能力,也考驗"陸軍元帥"們的適應力。我想,每種特質都沒有所謂的好或不好,而是適合或不適合。而這樣的測驗,也是幫助我們去檢視自己的內在,是否與工作的特性、內容相符。
課程的第二部分是透過一本"決定未來的10種人"一書裡面列出的10種人格特質以及角色,探究一個組織裏需要怎樣的腳色的員工來推進業務。
此書的作者湯姆.凱利 Tom Kelley,是全球頂尖的設計諮詢公司IDEO總經理。湯姆和IDEO創辦人(他的哥哥大衛.凱利)聯手經營,從只有二十名設計師的小公司做起,一路成長到擁有三百名員工的超人氣企業。從他經營的角度觀察,公司需要這樣的10種人。你 是哪類人呢?從這10種人中再回到表演藝術這個產業,總監提到其實目前台灣表演藝術界比較欠缺具研究分析能力的學習類人才。就目前兩廳院內部而言,欠缺節目規劃(要分析目前表演藝術市場的近況、了解各國表演藝術概況、能夠與他國表演藝術場館或團隊做洽談合作等,想當然,這個角色一定要外語不錯的,可惜我資格不符阿~~~)以及行銷的人才。對於表演藝術的團體而言,主要的行政人員都在處理執行製作層面的業務,但對於國家級的場館營運,如何從各國的產業現況來汲取經驗爭取合作和借鏡,則是需要學習類的人才來盡一份心力了。你是學習類的人才嗎?或是你有很棒的行銷想法?兩廳院正在找你喔!有興趣的人可以到兩廳院的網站上查詢。
學習類 | 人類學家 | 觀察人類行為、研究市場 |
實驗家 | 喜歡嘗試 | |
異花授粉者 | 探索其他產業文化(善社交、橋梁) | |
組織類 | 跨欄運動員 | 克服障礙 |
共同合作人 | 匯集各樣團體 | |
導演 | 爭取案子、培養創意文化和孕育構想(創意核心) | |
建造類 | 體驗建築師 | 類似商品設計,落實消費者體驗 |
舞台設計師 | 將實體環境轉換成影響成員行為和態度(情境營造) | |
看護人 | 透過生動的故事與客人溝通 | |
說故事的人 | 服務客戶、照顧客戶 |
全站熱搜